&esp;&esp;倒是胤禛给弘显选伴读的时候想到了鄂尔泰的长子鄂容安。
&esp;&esp;听郡主和舜恩说这孩子跟他阿玛一样饱读诗书,沉稳持重,以后也是打算按照西林觉罗家的传统,走科举的路子。
&esp;&esp;正好弘显这小子十分好动,从小就静不下来读书。胤禛正想给他找个稳重些的伴读。
&esp;&esp;他就把鄂容安叫到家里来见了见,十分满意,便和康熙说了此事。
&esp;&esp;康熙听了,却想到另一件事,就说改天让鄂容安进宫,他考考那孩子的学问再定。
&esp;&esp;等胤禛走后,康熙就叫来云安,“你阿玛给你六弟选了个伴读,明儿朕要考校他学问,你也在旁听着。”
&esp;&esp;云安有些疑惑,“我为何要听?”
&esp;&esp;“你当姐姐的,难道不应该关心弟弟的成长?伴读人选可是很要紧的。”康熙道。
&esp;&esp;云安想想也是,自己这些年大部分时候住宫里,回家跟俩弟弟玩的时候不多,她只知道弘显是个费头子,确实要给他选个靠谱点的伴读。
&esp;&esp;于是点头答应。
&esp;&esp;次日午后,康熙处理完手头的政务,才让人去传鄂容安。
&esp;&esp;鄂容安已经是十三岁的少年了,身材挺拔,面容清秀,见了康熙和云安也是一副四平八稳的样子,就是变声期说话声音不怎么好听,破坏了整个人沉稳持重的气质,他一开口云安就忍不住笑了下。
&esp;&esp;她这一笑,鄂容安下意识抬头看她,随即发觉自己失礼,忙低下头,脸颊瞬间涨红起来。
&esp;&esp;康熙用手中扇子轻轻拍了下云安,有御案挡着,鄂容安没看见,他只听皇上严肃地问起他读书的事儿。
&esp;&esp;鄂容安已经读完了四书,目前正读《春秋》,康熙就考了他几个春秋里的问题。
&esp;&esp;鄂容安对答如流。
&esp;&esp;康熙又问他平日做什么消遣,鄂容安说喜欢和弟弟们下棋。
&esp;&esp;云安忽的想起姐姐成婚时,鄂容安说要教她下棋,一晃这么多年过去,自己早就学会下棋了。
&esp;&esp;康熙于是要让鄂容安陪自己下一盘,要换做一般这个年纪的少年,跟皇上下棋,早紧张的心脏怦怦乱跳了,可鄂容安神情却没什么变化。
&esp;&esp;他们挪到窗边,云安坐在旁边观战。
&esp;&esp;鄂容安年纪在这摆着,哪儿下得过康熙。云安下意识就吐槽鄂容安刚刚下的一步臭棋,“哎呀哎呀,错啦!……你就应该下这里……”
&esp;&esp;鄂容安:“……”他这会儿甚至想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&esp;&esp;“云安……观棋不语真君子。”康熙抬眼瞥了眼孙女。
&esp;&esp;云安立刻乖乖坐回自己位置上,笑嘻嘻道:“我这不是想着双方水平差距太大您老人家玩得没意思吗?”
&esp;&esp;康熙恨不得用棋子敲她脑袋,他这是在玩吗?
&esp;&esp;等鄂容安走后,康熙才问云安,“你觉得他怎么样?”
&esp;&esp;云安道:“挺好的,是个老实人。”云安这些年也见过其他小阿哥的伴读们,这些小少年自称奴才,十来岁就知道如何迎合主子表忠心。可鄂容安身上还看不到这种谄媚殷勤。也不知他到了弘显面前会不会有变化。
&esp;&esp;康熙:“……”这评价好像不怎么好啊,给公主选额驸,怎么能以“老实”为标准呢?要不再看看吧。
&esp;&esp;弘显入尚书房读书后,云安偶尔会去看看弟弟,帮康熙考校他的功课。
&esp;&esp;渐渐地,小弘显都有点怕姐姐了。
&esp;&esp;比起读书,弘显更喜欢弓马骑射和布库,康熙都说,他有点像老十四小时候。
&esp;&esp;但他莫名听鄂容安的话,云安发现后,就问弘显,“你怎么怕他?”
&esp;&esp;“他打布库的时候可厉害了,能打赢谙达。”弘显一脸崇拜道。
&esp;&esp;云安挑眉,“看不出来啊。”
&esp;&esp;“看不出来的才厉害啊!”弘显道:“二十四叔的伴读长得又高又壮,大家都以为他很能打,其实特别弱,二十四叔都觉得他丢人。”
&esp;&esp;云安明白了,鄂容安算是给弘显争了面子。
&esp;&esp;不过小弘显最崇拜的还是身在战场的四哥,五哥天天在他耳边念叨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