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39章(1 / 2)

王氏不想那话再传给第三人知道。

儿子要科考,媳妇不能惹,女儿……要不了多久就要成侯夫人了。

她真是一个都惹不起。

“但我就是生气,气你大嫂,因为我们二房搬离荣禧堂,就看不起我与你父亲。”

“母亲!”

元春的声音再次严厉起来,“您的问题,根本不是大嫂的问题,是您还在因为失了荣禧堂,而愤愤不平,觉得谁都欠了的。可事实上,谁欠你的了?

荣禧堂本就该是大伯的。

你和爹为什么没住主卧,那是你们也知道,名不正言不顺。”

王氏:“……”

她拿了帕子捂了脸,一下子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。

明明不该是这样的。

可为什么这一个个的全都拿话堵着她?

明明她都住到了荣禧堂。

都怪老爷没本事。

他要是有点本事,在工部好好干,不是在那里喝茶看报,怎么会这样?

“是,没谁欠我的。”

王氏哭得眼泪大滴大滴的掉,“可是你说,我该怎么办?你父亲不中用,如今连琏儿的官都比他好了,你让你娘我还有什么脸?我不逼着你大哥努力能怎么办?”

贾政她是没办法了。

她除了逼自个儿子女儿,真的没有其他办法。

整个家里,就她的诰命最低了。

“你大哥明明比琏儿好,可是你说,你大伯娘为何就是偏着那边?如果当初去江南的人……”

“您舍得大哥去吗?”

元春突然打断她的话,“您舍不得的,您怕耽误他的学业。”

她烦躁的在屋里转了一个圈,“就好像他只是接一下我,晚上想在家里歇一晚上,您都不愿意,您觉得他是在浪费时间。”

她娘真的疼爱他们吗?

他们兄妹在娘这里,只是有用和没用吧?

能给她挣脸的,就是好儿女,不能的……

想到小弟弟宝玉在母亲面前,也越发缩手缩脚的样子,元春心中很痛,“母亲,置个小佛堂吧!”

什么?

梨香院里有佛堂。

女儿为什么还要这样说?

王氏看着女儿,莫名的有点明白她的意思了。

“你……你你……”

她指着女儿,胸口起伏不绝,“你要忤逆不孝吗?”

“女儿不敢!”

元春眼中含泪,“但是母亲,您说两位大伯娘为何都不置小佛堂?祖母为何不置小佛堂?其实您心中也知道,有些事,您做得不对吧?既然知道,既然愿意在菩萨面前忏悔,那您何不捧出您的真心?”

没有真心的忏悔,算什么忏悔?

三国演义

贾珠赶到梨香院的时候,院里静悄悄,问金钏儿,就是太太醉了,喝了醒酒汤,现在不见任何人。

“大姑娘呢?”

妹妹因为他,大概也被母亲迁怒了,贾珠想要安慰安慰。

“大姑娘回老太太那边去了。”

金钏儿很老实的道:“大爷需要奴婢……”

“不必!”

贾珠忙摆手。

他突然想起妹妹少时被抱在老太太那里,跟姑妈很是亲近,“好生服侍你们太太,有什么事马上报给我和大奶奶。”

“是!”

金钏儿应下了。

贾珠摆摆手,带着李纨回自己的院子,“我就说,母亲今儿肯定喝的有些多了。”

李纨:“……”

她不想说话。

对夫君来说,他爹娘都特别好。

“我好长时间没回来,今晚……”

“大爷去外书房睡吧!”

啥?

贾珠愣了。

“大爷……”

李纨的声音微有颤抖,“老爷和太太对你读书的问题,都特别关注。”

贾珠:“……”

他明白妻子的意思。

正因为明白,才更难过。

他们是夫妻啊,可成婚半年多了,一直聚少离多。

想要厚着脸皮,往妻子那里去吧,他又怕母亲对妻子秋后算账。

那绝对是母亲能够干得出来的。

“……我知道。”贾珠声音闷闷的,“我先送你回房,回头再到老爷那里去一趟。”

小夫妻两个一路沉默着回去,完全没看到,和他们前后脚从梨香院出来的妇人。

妇人的身边就带了一个小丫环,她们不紧不慢的跟了好长一段路,这才转道好像赏景般的,一路溜达着,转个圈,又往梨香院去了。

此时贾政已知儿子接回女儿,今晚在家的事,所以,看到他过来倒也没什么意外。

“跟你大舅舅都说好了?”

“是!”

贾珠对父亲长住赵姨娘这里,也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